
本站讯:从省政府网站获悉,名单公布。徐顺建教授团队项目《新型高效低成本纳米复合电极材料结构设计及其催化活性改善机制》,经专家评审,获得2019年度江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该奖项的获得实现了学校在省自然科学奖项中的零突破,同时也是实现了新余市获得省自然科学奖的零突破。
当前国内外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电催化制氢、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利用领域富有挑战性的课题,我校积极开展高效低成本电极材料的微纳结构设计和合成研究,以研究材料催化活性改善策略和机理为突破点,以攻克材料的结构可调控化、高效化和低成本化的关键技术为手段,解决了多孔碳、氧族化合物和含杂环化合物等极具应用前景的电极催化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合成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其项目取得的四个主要创新成果:
1.建立了多孔碳的酚醛树脂聚合诱导相分离和模板合成技术;提出了碳催化活性位点模型。2.设计出新型碳基和导电聚合物(PEDOT:PSS)基复合电极;建立了相应的复合及掺杂改性技术;阐明了催化活性提升机制。3.发展了电催化析氢用多维纳米钴基氧族化合物电极材料的成分及结构可控合成方法;提出通过可控阴离子掺杂和三维异质复合来提高钴基氧族化合物催化性能的两种重要策略;阐释了相应的催化活性提升机理。4.设计制备出具有优异光解水制氢性能的In2O3@In2S3@Ag纳米复合电极;构建出具备优异催化氧化/还原生物小分子性能的Mn-TPAA/TiO2有机/无机复合膜电极;提出了II类异质结和贵金属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协同提升光电化学性能机制。
据悉,本项目成果由我校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徐顺建教授主持,联合江苏大学刘桂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史忠旗教授等共同完成取得科学技术成果。该成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62025、5126302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CET-11-0425、NCET-12-0454)、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计划(20133BCB23035)、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0GQC0178)、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11207)等项目资助下,历时八年共同完成。期间发表了极具科学价值的高水平SCI收录论文30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5的9篇,SCI他引377次,获发明专利9项,得到了国内外科学家的认可和跟踪研究,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促进了能源电极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电催化制氢和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领域的应用发展。(通讯员:钟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