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机电工程学院,全校师生的第一印象就是“电”。通过充分利用丰富的“三维九带”党建品牌资源,不断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建设注入红色动力。2020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中,第一批国家电网过线率为88.89%,考研录取过线率为57.89%,共计人数36人,出现了两考新高。目前,该专业另有20人正在参加第二批国家电网考试。
突出党建引领凝聚班级团队力量
在机电工程学院,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只要是实验楼亮了的地方,一定是正在进行创新实验的活动。从小组讨论、叮当当地敲打声、到老师探索性地引导讲解,总是让实验楼变得热闹。2019年“TI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总测评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圆满落下帷幕。由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组成的参赛队经过4天的紧张比赛,获得国家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此次竞赛是我校学生参加该项国家A类比赛以来获得奖项最高一次,开创获奖先河。
“党建“三维九带”工程品牌创建,从开始就赋予了立德树人资源新内涵,打造好专业建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加强党的建设。”该院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机电工程学院以党建“三维九带”工程品牌创建为契机,深化“党建+”模式,持续扩大“党建+专业学科”“党建+平台项目”“党建+人才培养”等成效。此外,还成立创新型团支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团队,促使学生自觉养成爱国爱党的习惯意识,为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奠定了基础。
党建品牌助学生成人成材
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班级中,浓厚奋进的学习氛围一直是该专业的光荣的传统,人人都以电气学生引以为自豪,自觉地把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进一步带动了整个专业的学习氛围。
“通过党建引领、平台建设、学科竞赛,该专业实现了新的发展动力。”该负责人称,在积极开展“打造忠诚高校,争创全国文明校园”活动中,机电工程学院以党建“三维九带”工程品牌创建为为契机,探索了依托平台党建维度,重点打造,精心谋划,突出红色基因传承,做实了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红色论坛——开物视觉广场,让机电学子感受到优秀党员教师就在身边;二是通过研习社,以“平语近人”为切入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三是通过三创空间,即创新、创业、创造空间,形成党旗引领,党建创新,党员创业、事业新创造,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新亮点。为新时代所需要的新面貌和新作为,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全力构造五位一体创造平台,即:教工第二党支部、科研平台、“天工之星”团支部、教师科研团队及学生创新协会构成的“五位一体”创造平台。通过结合党建引领及科研平台建设,优先发展教师科研团队、团支部与学生创新协会,培养优秀教师科技人才与科研创新型大学生人才,多举措对接、落实“两个三十条”,积极为新余地方企业开展技术咨询与科技支撑服务,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技术攻关。既做到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有提升服务社会的功能。
党员带动,同学跟着学跟着走
“专业学习发展乘上了动车,思想观念不能还坐大牛车。”党建要渗透到育人的细节,渗透到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班风、学风中。
为了发挥党员带动作用、将党建延伸到末梢,机电工程学院还实行“三维九带”的党建网格化管理方式,构成学生、平台、教师三个党建维度的立体格局,每个党建维度又构建三个带。其中,学生党建维度构建的三个带指“一名辅导员党员建好一个班级,一名学生党员带好一个宿舍,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帮好一名同学”;教师党建维度构建的三个带指“一名支部书记管好一个党支部,一名党员博士带好一个科研团队,一名支部委员引好一名教师”;平台党建维度构建的三个带指“开办一个红色论坛,成立一个研习社,建立一个三创空间”。党员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同学就会跟着学、跟着走。
榜样的力量正在显现。2020届毕业生学生党员总人数13人,其中国家电网录取过线党员人数8人,占总数的62%;考研录取过线党员人数5人。
(通讯员 钟德敏)